近岸蛋白(688137.SH)披露發行公告,發行價格確定為106.19元/股,發行日期2022年9月20日(T日),按發行前總股本計算發行市盈率為37.54倍,按發行后總股本計算發行市盈率為50.06倍,公司所屬行業為“M73研究和試驗發展”。據小編推測,近岸蛋白昨日打新股申購,按照常規操作,一般中簽后一周內就能正式敲鐘上市。截至2022年9月15日(T-3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M73 研究和試驗發展”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49.04倍。本次發行價格高于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發行人所處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2021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的平均靜態市盈率。近兩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乘上新冠疫苗快車賽道起飛的企業不在少數,下周即將申購的科創板新股近岸蛋白就是其中一家。招股書披露,近岸蛋白耕重組蛋白行業十余年,主營業務為靶點及因子類蛋白、重組抗體、酶及試劑的研發、生產、銷售,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此外,近岸蛋白還是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領域的上游供應商,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可應用于生物藥、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體外診斷、mRNA疫苗藥物、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等領域。招股書披露,2018年和2019年,近岸蛋白營業收入還不到4000萬元,且處于虧損狀態,但到了2020年疫情暴發后,業績出現了暴增,營收翻了4倍至1.8億元,凈利潤也大幅扭虧為盈,2021年凈利潤在實現盈利基礎上同比增長了79.42%。在2020年和2021年,公司的新冠相關業務收入分別為11319.67萬元、25567.13萬元,占當年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高達62.98%、74.80%,而在2019年時,近岸蛋白還無新冠相關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也只有3557.43萬元。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重組蛋白應用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為靶點及因子類蛋白、重組抗體、酶及試劑的研發、生產、銷售,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公司作為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領域的上游供應商,致力于為下游客戶提供及時、穩定、優質的產品及服務,助力全球生物醫藥企業和研究機構的技術與產品創新升級。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朱化星,朱化星通過持有上海欣百諾、蘇州帆岸、蘇州捌岸、蘇州玫岸股份,間接持有公司29.15%股份;朱化星通過與鄒方平、趙玉劍、李桂云、王英明、林永強、嚴明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實際控制公司控股股東上海欣百諾,并通過擔任蘇州帆岸、蘇州捌岸、蘇州玫岸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合計擁有公司71.24%股份的表決權。同時,朱化星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此外,上海欣百諾的持股比例為57.67%。報告期內,上海欣百諾始終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存在由關聯方上海欣百諾及惠和生物代墊員工工資、房租及原材料采購費用等費用的內部控制不規范情形。公司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可應用于生物藥、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體外診斷、mRNA 疫苗藥物等諸多領域?;陂L期的實踐經驗及技術開發積累,公司綜合了23 項核心技術搭建了公司技術平臺。公司打破傳統蛋白設計理念,實現定向進化蛋白質性能,根據客戶需求研發生產出高性能抗體及符合藥企質量體系生產要求的酶及試劑。同時,公司建立了規?;a平臺,突破了相關產品從實驗室到大規模生產的瓶頸。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經推出了2,900 余種靶點及因子類蛋白產品、60 余種重組抗體產品,500 余種酶及試劑產品。公司深耕重組蛋白行業十余年,為包括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在內的數千家企業與科研機構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憑借公司在業界樹立的良好口碑,公司與羅氏、恒瑞醫藥、沃森生物、艾博生物、雅培、萬孚生物、明德生物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助力全球生物醫藥企業和體外診斷企業的研發和生產。同時,公司高度關注行業前沿研究,為廣大科研單位提供產品與技術支持,幫助生命科學研究順利進行。其中,由于mRNA疫苗藥物行業發展迅速,近岸蛋白對其進行了重點布局,并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根據Frost&Sullivan 數據,mRNA 最早是在1961 年被發現,由于其穩定性較低,mRNA 藥物發展較為緩慢。近年來隨著mRNA 體外合成與遞送技術的不斷成熟,mRNA 的穩定性和翻譯效率大幅提高,mRNA 應用得以快速發展。mRNA 作為一種極具潛力的藥物技術平臺得到廣泛應用,包括傳染病預防、腫瘤免疫治療、蛋白替代療法等。目前國際領先的mRNA 疫苗企業Moderna、BioNTech 已有mRNA 疫苗上市。近年來,國內mRNA 疫苗行業也得到快速發展。以沃森生物、艾博生物、麗凡達生物等醫藥企業為代表的國產廠商開始重點布局mRNA 疫苗藥物領域。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mRNA 疫苗藥物行業在國內蓬勃發展。根據上市公司公告, 君實生物 、康泰生物 、恒瑞醫藥、康希諾、康華生物等諸多國內上市公司均通過自主/合作研發的方式進行mRNA 疫苗藥物及相關產業鏈布局,覆蓋領域包含了新型冠狀病毒、帶狀皰疹、狂犬病、流感、結核、腫瘤等多個領域的疫苗及藥物。相關產業在資本注入下蓬勃發展。近岸蛋白在國內mRNA 原料酶供應鏈處于市場領先地位,公司已經具備mRNA 原料酶規?;a能力。根據Frost&Sullivan 數據,公司在國內mRNA原料酶及試劑市場國內廠家排名第一,2021 年度已經占據國內市場39.80%的市場份額。公司于2013年開始布局mRNA 原料酶的發展,在新冠疫情的推動下,公司于2020年正式實現mRNA 原料酶的規?;a。公司在該領域的客戶覆蓋范圍廣泛,截至2022年5月15日,向沃森生物、艾博生物、麗凡達生物、斯微生物等60余家疫苗藥物生產客戶提供mRNA 原料酶及試劑,其中沃森生物系公司mRNA 原料酶及試劑主要客戶,沃森生物系公司mRNA 原料酶及試劑的主要客戶,2021 年度公司對其銷售mRNA 原料酶及試劑為12,243.80 萬元,占公司當期mRNA 原料酶及試劑收入比例約為95%。公司于2021 年10 月8 日與沃森生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于2022 年2 月16 日與麗凡達生物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確保沃森生物、麗凡達生物未來mRNA 研發及生產所需原料的質量需求和供貨需求。同時,公司向中國科學院下屬研究所等科研機構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課題研究組提供相關產品,推動mRNA 疫苗藥物在基礎研究領域的發展。在mRNA、分子診斷等具體應用方向,公司建立了對應的應用技術平臺,將酶及試劑產品在終端應用平臺上進行測試和優化。具體工藝流程圖如下:重組蛋白產業鏈由上游生物制品原料、原輔料、包裝材料、耗材及設備供應商,中游生物科研試劑生產商及下游客戶群體組成,下游的應用領域包括藥物開發、生命科學基礎研究、診斷試劑以及新型疫苗的研發與生產等。來源:Frost&Sullivan、高禾投資研究中心重組蛋白的用戶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為導向的科研機構或高校實驗室,另一類則是工業用戶,包含以研發為核心的制藥企業、疫苗生產企業以及為醫院、體檢中心、獨立實驗室、血站、疾控中心等提供體外診斷試劑的生產商。來源:Frost&Sullivan、高禾投資研究中心重組蛋白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Frost&Sullivan關于全球重組蛋白市場規模分析及預測,全球重組蛋白市場從2015年的70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108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9.0%,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08億美元,2020年至2025年間年復合增長率接近14.1%。來源:Frost&Sullivan、高禾投資研究中心隨著國內生物制藥行業的蓬勃發展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重組蛋白市場發展勢頭強勁。根據Frost&Sullivan關于國內重組蛋白的市場規模分析及預測,國內重組蛋白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51億人民幣增長到2020年的145.4億人民幣,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23.3%,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37.7億人民幣,2020年至2025年間年復合增長率接近18.4%。來源:Frost&Sullivan、高禾投資研究中心全球重組蛋白科研試劑市場長期由國外品牌占據。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2020 年全球重組蛋白試劑市場由進口品牌領跑, 第一和第二名分別為R&DSystems和PeproTech,國內企業在重組蛋白產品技術、質量和規模等方面與國外品牌存在較大差距。近年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國生物科技產業發展迅速,技術進步顯著,涌現了一些技術先進、具有競爭力的國內重組蛋白廠商。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2020年近岸蛋白、義翹神州、百普賽斯3家主要國產廠商已經占據國內市場20.30%的份額。此外,國內生物制藥、基因與細胞治療、體外診斷、mRNA疫苗等下游應用領域快速發展,為重組蛋白國產替代創造良機。隨著科學研究、生物藥行業的發展及精準醫療的興起,科研機構、生物醫藥和診斷企業對于重組蛋白質量的要求顯著提升,傾向于選擇性能優異、質量穩定的重組蛋白,降低藥物研發及生產的失敗率。產品質量高、品牌影響力強的重組蛋白原料企業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更具競爭力,將獲得市場認可并得到持續發展。與此同時,重組蛋白行業作為上述行業的上游供應商,也受到大量投資者的關注,部分企業已經獲得資本助力,同行業公司義翹神州、百普賽斯、諾唯贊均已經完成上市發行。隨著社會資本對生命基礎科學研究和生物原料的重視,重組蛋白行業在資本加持下也迎來新的發展機會。2019-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598.32 萬元、17,984.10 萬元及34,189.59 萬元, 持續增長;其中, 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557.43 萬元、17,973.38 萬元及34,178.88 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8.86%、99.94%及99.97%,主營業務突出。公司的歸母凈利潤自2020年起由虧轉盈,同比增長1077.21%。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快速增長,主要系三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新冠檢測試劑原料產品銷售大規模增加;二是mRNA 疫苗行業迎來市場機遇,推動公司mRNA 疫苗原料產品銷售大規模增加;三是除上述兩類產品外,公司其他重組蛋白產品保持穩定增長。2019-2021年,公司重組蛋白產品包括靶點及因子類蛋白、重組抗體、酶及試劑三項業務。其中,靶點及因子類蛋白產品毛利率分別為82.61%、93.95%及85.47%,呈現先上升后下降趨勢,毛利貢獻度在逐步降低,報告期內分別為60.63%、48.23%及15.20%;重組抗體業務的毛利貢獻度和毛利率均大幅增加;酶及試劑業務的毛利率呈上升趨勢但毛利貢獻度呈波動趨勢,2021 年度毛利貢獻度增加至44.15%。公司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原因系以下幾個方面:①2019 年度,公司的收入水平較低,房租、折舊等固定成本較高導致公司業務整體毛利率較低;②公司在主營業務內容、產品結構方面與可比公司存在差異;③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執行新收入準則,將產品銷售過程中物流包裝費改為在主營業務成本中核算,不在銷售費用中列示。2020 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較2019 年度增長14,415.95 萬元,主要系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公司新冠相關業務實現快速增長。其中:①2020年及2021年,公司新冠診斷抗體實現收入5,401.80萬元及11,975.94 萬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30.05%及35.04%。公司新冠診斷抗體主要客戶為艾康生物及雅培集團;② 2020 年及2021 年,公司新冠診斷抗原實現收入5,567.11萬元及602.76萬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30.97%及1.76%。隨著國內外疫情的發展及疫苗普及率的提高,新冠診斷抗原的市場需求下降,且未來收入具有較大不確定性。2019-2021年,公司非新冠相關業務分別實現收入3,557.43萬元、6,653.71萬元、8,611.75萬元,公司mRNA 原料酶及試劑分別實現收入0.00萬元、288.58萬元、12,934.16萬元。剔除新冠影響后,公司主營業務仍處于穩定增長趨勢。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與公司主營業務以及核心技術聯系密切,是從公司戰略角度出發,對公司現有主營業務的全面擴展和深化,有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將全部圍繞公司的主營業務和下一步發展戰略展開——①診斷核心原料及創新診斷試劑產業化項目;②研發中心建設項目;③補充流動資金。其中,最受關注的為診斷核心原料及創新診斷試劑產業化項目,本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湖西路北側,項目總占地面積為30,000.00m2(45 畝),總建筑面積為54,160.00m2。本項目的建設期為36 個月,項目建設完成后,可實現年產診斷核心原料10,280克、創新診斷試劑450克。項目擬采用公司現有成熟、先進的發酵生產工藝進行產品生產,新增設備共計403臺(套)。其次為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該項目建設地點位于上海市金山工業區金工生物標準產業園B 區金爭路855 弄5 號2 幢一層。本項目的建設期為3 年,本項目擬租用辦公樓2,000.00m2 用于研發中心建設,增加現有研發場地面積,購置研發、試驗及檢測設備共計284 臺(套),新增研發總監4 人、高級研究員14 人,其他研發人員232 人。近年來,受益于國內生物制藥等行業蓬勃發展以及疫情等影響,生命科學上游得到了快速發展,該賽道已經跑出來多家上市公司,包括義翹神州、百普賽斯、諾唯贊、近岸蛋白,以及已經過會多日等待注冊中的菲鵬生物等,但該賽道“天花板”也較為明顯,未來產業鏈一體化的趨勢非常明顯,比如菲鵬生物不斷的向下游滲透,以及下游大客戶的邁瑞醫療并購上游海肽生物等,都是最好的例證,相信隨著核心玩家的逐步上市,未來在橫向產品線SKU的增加,以及縱向的一體化收并購上,一定會有所突破,具備這樣特征的企業業績“天花板”也必將隨之提高,更加值得投資者長期關注。
(來源: 互聯網 )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來寶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來寶網,轉載請必須注明來寶網,
http://www.harcossales.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